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标准化协会太阳能应用分会”在京成立 >

“中国标准化协会太阳能应用分会”在京成立

来源 巨细无遗网
2025-04-05 14:24:21

总体来说,一季度的组件厂商出货表现有一定分化:部分实现增长,一部分同比微增或略有下降。

低温银浆是丝网印刷工艺的关键材料,银浆用量大、成本高昂,在异质结电池成本中,低温银浆占据总成本的比重约为20%,占电池片非硅片成本比重超50%,低温银浆的成本降低对于异质结电池产业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低温银浆实现国产化后,降本幅度可超过20%;第三、使用银包铜等新型复合型浆料。

“中国标准化协会太阳能应用分会”在京成立

该技术与银铜混合的银包铜工艺完全不同,在材料开发和制作工艺方面,其采用正面银浆、背面镀铜方案,做到了正面使用低温银浆,背面采用PVD镀铜层技术,仅需保留少量背面细栅,大幅度减少了银浆的使用量。低温银浆国产化后的市场价格区间在6500-7500元/KG。但是,国产低温银浆替代进口低温银浆尚需时日。背面PVD镀铜层工艺可使金属铜与银浆电极的接触电阻的控制达到平衡,而不影响效率,量产工序简单。几种降本路径的问题点以上降低低温银浆成本的几种路径发展并非齐头并进,每一条路径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存在,但是有些路径的劣势也一样明显:1降低银浆使用量该条路径是通过主栅图形的优化设计和细栅的细线化等,来降低低温银浆的使用量,这是目前降低银耗的主要方式。

现有常规异质结电池通常采用双面印刷方案,银浆单耗为28mg/W,使用量较大,降低低温银浆的单耗是降低成本的主要路径之一;第二、低温银浆的国产化。银包铜技术主要是降低低温银浆中银粉含量,用铜粉替代部分银粉,通过降低银粉的使用量来降低低温银浆成本。由于太阳光照的多变,比如雨雪、多云、沙尘等天气均会影响日间发电,作为独立能源无法提供稳定的电力。

光伏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时间局限性,二是稳定性,三是空间局限性。为此,光伏行业需要正视自身的局限性,保持更加开放的态度,通过多重主体共同支撑,才能充分发挥自身价值,其中既有新兴的储能,也有传统的火电,更有沉重的电网系统。可见,无论装机量,还是发电量,我国仍然严重依赖于火电,火电以54.6%的装机量贡献了71.1%的发电量,这就不难理解去年火电波动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冲击了。2021年度,我国发电量总计81122亿KWh,同比增长8.1%。

但是,随着光伏及锂电成本可预期的下降,光伏+储能预计很快会迎来较大的发展。可喜的是,高层已经认识到发展特高压,对于促进光伏等新能源的积极意义,我国特高压建设开始加速。

“中国标准化协会太阳能应用分会”在京成立

近几年,随着锂电池成本的逐渐下降,具有灵活性的锂电储能应用于光伏具有了可行性,同时随着光伏成本趋于降低,使得光伏+储能整体能够体现更好的经济性,可以互相促进,进而推动彼此的发展,达到1+1﹥2的效果。在双碳目标的战略指引下,我国新能源蓬勃发展,但空间传输和消纳已经成为瓶颈,构建新型能源基础设施网络迫在眉睫,特高压作为电力传输骨干的战略地位开始凸显。二、与电网的关系2022年1月,高层领导强调,要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如今,光伏的新一轮发展需要特高压,特高压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光伏。

但是,我们也必须客观认识光伏自身局限性以及当前电力系统特点,理解未来新型电力系统结构,光伏等新能源促进的不仅是能源结构简单变化,而是整个电力及能源系统关系和结构的重构。换言之,没有火电的支持,现有电力系统难以保持稳定,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就没有发挥价值的基础。这三大关系如何相处,直接决定了光伏发展的长度、宽度和深度,也就是给光伏行业发展加杠杆。过去两年,光伏行业景气度颇高,产能、收入、市值大幅增长,千亿市值环绕,气势碾压风电,群星璀璨靓过锂电,其他传统能源更是不值一提

截至2020年底,我国已建成投运14交16直共30项特高压工程,核准、在建2交3直共5项特高压工程,在运在建35项特高压输电工程,线路长度达到4.8万千米。可以预料,储能对于具有一定局限性的光伏以及风电装机目标的达成,乃至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我国近年大力倡导储能的底层原因。

“中国标准化协会太阳能应用分会”在京成立

在光伏+的过程中,利益平衡尤为重要。03保持光伏+的开放心态实际上,随着光伏等新能源的占比提高,与火电、电网和储能的关系正在发生变化,重构新型电力系统,更多是协同,而不是竞争,以共同促进双碳目标的实现。

但是,我们也必须客观认识光伏自身局限性以及当前电力系统特点,理解未来新型电力系统结构,光伏等新能源促进的不仅是能源结构简单变化,而是整个电力及能源系统关系和结构的重构。可见,无论装机量,还是发电量,我国仍然严重依赖于火电,火电以54.6%的装机量贡献了71.1%的发电量,这就不难理解去年火电波动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冲击了。光伏发电和传输消纳,互为前提,缺一不可。2021年度,我国发电量总计81122亿KWh,同比增长8.1%。此外,光伏也要形成更加开放的发展思路,让光伏+渗透更多的场景、叠加更多的工具、建立更多的朋友,同时完善利益共享或价值补偿机制,这样才能让光伏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但是,随着光伏及锂电成本可预期的下降,光伏+储能预计很快会迎来较大的发展。

三、与储能的关系储能对于弥补光伏三大局限性,作用直接,意义重大。火电作为电力系统压舱石的核心地位,还将保持相当长一段时间。

去年以来,由于上游成本因素,光伏系统及锂电储能系统的成本居高不小,短期发展受到一定制约。其中,火电装机容量13.0亿KW(占比54.6%),同比增长4.1%;光伏装机容量约3.1亿KW(占比13.0%),同比增长20.9%。

过去两年,光伏行业景气度颇高,产能、收入、市值大幅增长,千亿市值环绕,气势碾压风电,群星璀璨靓过锂电,其他传统能源更是不值一提。但是,随着新能源占比提高,同时电力需求稳定增长,电力需求结构多元化,峰值负荷还会持续提高,调峰压力会越来越明显,火电在很长一段时间都需要发挥不可替代的压舱石作用。

这个表态,鲜明地指出了光伏以及风电,与火电和电网的共生关系,更是首次强调了特高压的战略价值。既然是盟友关系,各方是利益共享,而不是争夺,因此要形成与火电、电网、储能等合作方的价值形成或价值补偿机制,包括调峰、调频、消纳等交易机制,避免有人吃肉、有人啃骨头的畸形机制,这样才能促进整体的进一步发展。光伏尤其是大型地面电站,需要占用较大的土地面积,而土地富裕的区域往往用电较少,而用电较多的工业地区或市区又缺少地面资源,光伏作为独立能源存在明显的空间错配,这也是弃光问题的本源。其中,火电发电量57702.7亿KWh(占比71.1%),同比增长8.4%;光伏发电量3259亿KWh(占比4.0%),同比增长25.1%。

由于太阳光照的多变,比如雨雪、多云、沙尘等天气均会影响日间发电,作为独立能源无法提供稳定的电力。二、与电网的关系2022年1月,高层领导强调,要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

如今,光伏行业不仅要正视与火电、电网及储能的关系,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在从1到N的发展过程中,还面临各种光伏+的问题,比如户用光伏如何处理与农户的关系,BIPV如何处理与现有建筑行业规则的关系,光伏资产证券化如何处理与金融机构的关系,等等。如今,光伏的新一轮发展需要特高压,特高压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光伏。

换言之,没有火电的支持,现有电力系统难以保持稳定,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就没有发挥价值的基础。在碳中和浪潮的助推下,光伏企业有点飘了。

01客观认识光伏的局限性光伏,作为一种独立的能源,具有鲜明的局限性,这也算是无偿使用太阳光资源的一种代价。光伏要最大化发挥价值,在可预期时间内都离不开火电、电网和储能的共同支撑,它们是光伏发展的重要盟友,彼此构成了可持续的新型电力系统。去年7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发展新型储能的目标和路径,成为这一轮储能业务发展纲领性指导文件。可喜的是,高层已经认识到发展特高压,对于促进光伏等新能源的积极意义,我国特高压建设开始加速。

对比十三五期末规模,十四五期间特高压线路长度增加超过60%,在压抑多年之后,特高压建设终于走上快车道。特高压在承担电力广域输送方面的作用,不言而喻。

回顾光伏行业发展过程中的磕磕绊绊,一方面是光伏成本问题,而另一方面正是光伏自身局限性造成的。为此,光伏行业需要正视自身的局限性,保持更加开放的态度,通过多重主体共同支撑,才能充分发挥自身价值,其中既有新兴的储能,也有传统的火电,更有沉重的电网系统。

目前,我国的电力峰值负荷在12亿KW左右,截至去年底的火电装机量为13亿KW,现有火电装机基本覆盖,如果火电正常出力,不存在拉闸限电问题,这也是我国电力总体稳定的根本原因。如今,光伏成本通过技术进步不断下降,敏感性逐渐降低,但光伏局限性问题反而相对明显了,这就迫切需要通过非技术手段来弥补。

最新文章